從事圖書館工作注重能力:英文>中文
ISBD IFLA
合併The consolidated edition merges the texts of the seven specialized ISBDs (for books, maps, serials, sound recordings, computer files and other electronic resources, etc.) into a single text.
教材第九項
英文為2010新版本
國際書目錄標準細目
1. 題名及著者敘述項
2. 版本項
3. 資料(或資源類型)特殊細節項
4. 出版項
5. 稽核項
6. 集叢項
7. 附註項
8. 標準號碼及其他必要記載項
國際編目專家會議(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Cataloguing Experts)
目的:規範書目著錄的形式及內容
1971年出版第一個國際書目著錄標準, 圖書用的國際書目著錄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Monographic Publications, ISBD(M)
1973多國採用此做為各國編目規則的依據。但"是錯的"!!!!
※編目規則和機讀格式不同
1971做得當時很好但經過兩三年發現頗不方便
1983台出版中文圖書編目規則
1975AACR1
1978AACR2
不同於ISBD、標點符號
老師說要考:
IFLA成立ISBD修訂委員會, 於1981年正式規畫, 定期審視及修訂圖書、連續性出版品、靜畫資料及非書資料等ISBD。該委員會有三個主要目標: (1)協調各ISBD, 增加其一致性; (2)改進例子; (3)加強對非羅馬語系的編目員的支持。當年的短期目標是: (a)檢視等號的使用方法;(b)考慮國際音樂圖書館員學會對ISBD(NBM)的需求
至1980年代底, 以上兩個短期目標都已達成。
1990年初, IFLA的編目組(Section on Cataloguing)與分類索引組(Sect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Indexing)合作, 成立書目記錄功能需求研究組(Study Group on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FRBR)。
ISBD(G)列舉圖書館常見資源的著錄細目, 指定其順序, 規定著錄的標點符號。
ISBD(G)是其他ISBD的基礎, 包括印本及電子的連續資源及圖書。各國應以此為依據, 制定自己的編目規則; 不建議直接使用ISBD(G)為編目的依據。
ISBD(G)關心國家級書目機構的書目記錄, 以及其他機構的書目記錄。
ISBD主要的目標是明定全球相容的敘述書目記錄, 幫助國家書目機構在國際間互相交換書目記錄。藉由規範著錄的細目、順序、標點符號, 期望達成三個目標: a)不同來源的書目資料, 得以互相交換, 甲國的書目資料可以輕易的被乙國的圖書館接受; b)跨越語文障礙, 即使不認識該語文, 仍可識得其記錄的內容; c)協助轉換傳統形式的書目記錄為電子形式的書目記錄。
名詞的定義
※空格是標點符號的一部份
※細目以圓點做結尾時, 下個細目之前的標點符號以圓點開始時, 祗需使用一個圓點(需要著錄精確標點符號時, 參照ISBD(A))。
如: 3rd ed. -
不是 3rd ed.. -
心得:今天發了考卷,自己真的被卷上的分數打擊到了,在作答時對於前面的中國編目細項原本還蠻有信心可以拿分,結果都只拿到一分,對於資訊組織這門課我自己覺得算是我這次期中考試比較準備充足的科目,但顯然還是不夠。而且上完這堂課才發現自己欠缺、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有很多,作答時沒有注意順序的問題,還有理解和熟悉的程度也需要再提高。考完試之後感覺又學到了東西,第一次碰上跟以往不同的「歐洲計分方式」,雖然分數低得讓人無語的程度,不過老師說的是,不需要將分數作為追求人生的目標,從中學習獲得的東西才是更加珍貴的。